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症状是什么?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怎么治疗?

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症状是什么?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怎么治疗?

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虽与Ⅱ型超敏反应中的抗体相似 主要也是IgG和IgM类抗体 但所不同之处是这些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 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 血管壁 皮肤或滑膜等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激活性补体系统 产生过敏毒素和吸引中性粒细胞在局部浸润;使血小板聚合 释放出血管活性胺或形成血栓;激活Mφ使释放出IL-1等细胞因子。结果引起以充血水肿 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此型超敏反应亦称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

目录

1.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4.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5.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常规方法

1.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关于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病机制 在许多情况下较之对自身免疫抗体生成的机制有更多的了解。在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为细胞毒性(Ⅱ型)自身抗体所包被 于是补体系统像对待被同样包被抗体的异种粒子那样 与细胞表面抗原及抗体所形成的复合物相互作用 导致红细胞被吞噬和溶解。

  自身免疫性肾损害可以是抗体介导(Ⅱ型)或免疫复合物(Ⅲ型)反应的结果。抗体介导反应见于Goodpasture综合征 其肺和肾的疾病与抗基底膜抗体的存在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肾炎是人所皆知的与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有关的自身免疫损伤的最好例子。另一例子是一种与含肾小管抗原的免疫复合物有关的膜性肾小球肾炎类型。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可能部分是由于链球菌引致的交叉反应抗体所致。但这种看法尚未证实。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一些系统性(与器官特异性相对而言)自身免疫病中 有各种各样的抗体生成。血液有形成分的抗体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症 可能还与白细胞减少症有关;抗凝抗体可引起出血问题。细胞核物质抗体使产生的免疫复合物不仅沉积于肾小球 也可沉积于血管组织和真皮与表皮结合处。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可见凝聚的IgG类风湿因子(RF)与补体的复合物沉积于滑膜。类风湿因子通常是一种对自身IgG重链恒定区上的受体有特异性的IgM球蛋白(偶为IgG或IgA)。IgG-RF-补体的聚合物也可见于中性粒细胞内 在该处引起溶酶体酶释放 从而导致关节炎症反应。关节内出现大量浆细胞 并可合成抗IgG抗体。T细胞和淋巴因子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内 可能也与炎症过程有关。引致免疫变化的过程尚不清楚 有可能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血清补体浓度的降低反映发生了广泛的免疫反应;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不同 血清补体正常但滑膜内补体浓度降低。

  在恶性贫血 胃肠道腔内出现能中和内因子的自身抗体。而对抗胃粘膜细胞微粒体组分的自身抗体更多见。有一种假设 认为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攻击壁细胞 导致萎缩性胃炎 进而减少内因子生成 但仍可吸收足够量的维生素B12以防发生原始巨红细胞性贫血。若胃肠腔内的内因子自身抗体也在发展 则维生素B12的吸收将停止 而恶性贫血将发展起来。

  桥本甲状腺炎与针对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上皮细胞微粒体 甲状腺细胞表面抗原以及二级胶体抗原的自身抗体有关。通过微粒体抗体的细胞毒性和特殊使命T细胞的活性 可介导产生组织损伤和最终发生粘液水肿。原发性粘液水肿病人也可查出低滴度的抗体 提示它是一种未经识别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结果。突眼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也有自身免疫参与 约10%的病人最终自发产生粘液水肿 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发生粘液水肿更多。为Graves病特有的另一种抗体称为甲状腺刺激抗体。它们与甲状腺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起反应 对甲状腺细胞功能的作用与正常TSH相同。

2.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引起以充血水肿 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此型超敏反应亦称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本病常见的并发症是休克 。

3.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局部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致的炎症损伤

  1 Arthus反应MauriceArthus用马血清皮内免疫家免几周后发理 再次重复注射同样血清后在注射局部均出现红肿反应 3~6小时的反应达高峰 红肿程度随注射次数增加而加重 注射5~6次后 局部出现缺血性坏死 反应可自行消退或痊愈 此即Arthus反应 其机制是所注射的抗原与血管内的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并沉积在注射部位的小动脉壁上 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 补体活化后迅速产生的过敏毒素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 血小板聚合并释放出血管活性胺 使红肿加剧 皮损中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2 对吸入抗原的反应对吸入外源性抗原的肺内Arthus型反应与人类很多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 它们多表现为与职业有关的超敏反应性肺炎 如农民肺患者吸入嗜热放线菌孢子或菌丝后6~8小时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是吸入的抗原与特异性IgG抗体结合成免疫复合物所致 临床上尚有许多与此相类似的肺部Ⅲ型超敏反应 并根据患者的职业或致敏抗原的性质给予相应的病名 如养鸽者病(因吸入鸽干粪中的血清蛋白质) 干乳酷洗涤者肺(因吸入青霉菌孢子) 蔗尘肺 皮革者肺(吸入牛蛋白质) 剥枫树皮者病(吸入Cryptostrama孢子) 红辣椒者病和盖草屋顶者病等 这些都是由于反复吸入工作环境中的抗原性物质而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职业性疾病。

  3 对内源性抗原的反应感染因子在局部释放的抗原常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如淋巴管中的死丝虫引起炎症反应 使淋巴流动受阻 在有高水平抗体的患者 治疗使抗原突然释放出而产生免疫复合物介导的Ⅲ型超敏反应 如用Dapsone治疗结节性麻风病人后皮肤上出现的红斑结节 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病人发生的Jarisch-Herxheimer反应(治疗后梅毒增剧反应)等。

  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的疾病

  1 血清病与Arthus反应不同 血清病是一种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用马抗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的抗血清被动免疫以预防和治疗这些严重疾病到今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有些病人在注射动物抗血清后7~10天出现体温升高 全身荨麻疹 淋巴结肿大 关节肿痛等症状 有的还可有轻度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 血清中补体水平下降 由于该病主要因注射异种动物血清所致 故称为血清病 用抗蛇毒抗体治疗蛇咬伤 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病 用抗淋巴细胞或抗胸腺细胞血清治疗移植排斥反应时也可出现血清病 在停止注入上述血清后 症状一般不经治疗可自行消退。

  由于一次注射大量异种蛋白抗原引起的血清病称急性血清病 其特征是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因反复注射异种蛋白抗原所致者称慢者称慢性血清病 复合物形成较少 并常沉积在肾 动脉和肺中。

  血清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注射的抗原量过大 致使在机体中产生相应抗体时血循环中仍存在有较多所注射的抗原 一旦抗原 抗体相遇就形成比例不等的可溶性复合物 当中等大小的复合物未能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时则附着在皮肤 关节 肾和心等处 关于免疫复合物为什么特别容易沉积在某局部的确切机制仍不明 但最近认为在某特定位置产生复合物的一个机制是在抗体合成开始之前该组织已有抗原在局部沉积 因而抗体出现后就与存在于该组织上的抗原结合 在此情况下 复合物在局部而非在血循环中形成。

  2 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在有慢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情况下 因抗原持续存在而使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长期存在 很多肾小球肾炎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有关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肾中有DNA/抗DNA/补体沉积物 最明显的是由肾原性(nephritogenic)链球菌某些菌株感染以后所引起的肾病以及与三日疟有关的尼日利亚儿童的肾病综合征 病毒慢性感染过程中也可出现复合物性肾炎 如淋巴细胞性脉络从脑膜炎病毒感染小鼠的肾小球肾炎 这是人类很多肾小球肾炎一个代表性模型。

  3 复合物在身体其它部位的沉积脉络膜从是一个主要的过滤场所故也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没积 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 脑脊液中C4水平常下降 在亚急性硬化性泛脑炎病人的神经组织中有麻疹抗原和相应抗体的复合物沉积 在血清病和系统红斑狼疹的皮疹中 其表皮与真皮连接的基底膜上有lg和C3沉积 最近报告 结节性多动脉炎病损部位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复合物 青毒素等药物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后具有了抗原性 与相应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亦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4.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虽然自身免疫应答的细节尚未完全了解 但抗原性刺激的后果 不论是抗体生成或T细胞活化或是耐受状态 看来对自身抗原和外源性抗原都一样是由同样的一些因素所决定的。关于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的发展 有五种机制得到承认:

  1 隐蔽的抗原(如某些细胞类物质)可能不被识别为"自身的";这类抗原若进入循环 可引起免疫应答。此种情况可见于交感性眼炎 其时由于创伤 正常隐蔽于眼内的抗原被释放出来。自身抗体单独不能致病 因其不能与隐蔽抗原结合。例如 精子抗体和心肌抗原的抗体分别被输精管基底膜和心肌细胞膜所阻断。然而免疫活性T细胞则无此种限制 因而可能在损伤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2 "自身的"抗原发生化学 物理学或生物学的变化后可变为具有免疫原性。某些化学物质与身体的蛋白质结合后 使后者获得免疫原性(如接触性皮炎)。药物可引起几种自身免疫应答。光敏感性可作为物理性变应性的例子;紫外线使皮肤蛋白质发生改变 以致病人对之产生变应性。生物学改变的抗原见于新西兰小鼠 当以一种已知能与宿主组织结合的RNA病毒持续感染小鼠 使组织改变而引起抗体生成 从而发生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变应性疾病。

  3 异种抗原可引起与正常"自身的"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的免疫应答。例如链球菌M蛋白与人心肌之间发生的交叉反应。

  4 自身抗体的生成可能是免疫活性细胞发生突变的结果。此说可解释少数淋巴瘤病人存在单克隆自身抗体的现象。

  5 自身免疫现象可能是一种副现象(epiphenomena) 其原发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对不明抗原(如病毒)所发生的免疫应答。

  正常情况下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受特异性T抑制细胞群作用的监控。任何上述过程均可导致T抑制细胞缺陷或与T抑制细胞缺陷有关。也许抗独特型抗体(针对其他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的抗体)所致的抗体活性调节的紊乱也起着一定作用。

5.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查出针对马血清 肝炎抗原 DNA 变性IgG(类风湿因子)和一些真菌孢子等抗原的循环抗体 是支持Ⅲ型反应的又一证据。例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疾病加重期间 出现对自身的未变性双螺旋DNA的抗体增高和血清补体降低。如果抗原是未知的 可测定血清总补体浓度和前几种补体成分(C1 C4或C2)的浓度 浓度降低表明经典途径补体激活 也说明正在发生Ⅲ型反应。

  在变应性肺曲霉病时皮内曲霉菌抗原试验可引起IgE介导的风团红晕反应 继而出现Arthus样反应。

  迄至目前 血清免疫复合物可用冷沉淀反应(利用某些复合物在冷环境中发生沉淀的性质)检测。应用精密仪器作分析性超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也可检测可溶性复合物。根据复合物能与补体成分起反应(如C1q结合试验)以及能抑制单克隆类风湿因子与IgG起反应的性质。Raji细胞试验则是根据含有补体成分的免疫复合物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如Raji细胞表面的C3受体)的原理建立的。此外还有一些测定方法 但上述三种最为常用。没有一个单项试验能检测所有的免疫复合物 因而这些方法在临床医学中仅限于用来监控某些疾病的活动程度。

6.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1 饮食

  避免食用容易致敏和刺激的食物:

  2 冰冷的食品:

  冰冷的食品容易刺激我们的咽喉 气管和肠胃道 引起血管和肌肉的紧张而收缩 因而引起一些过敏反应。

  3 油腻的食品:

  小孩喜欢吃油炸食物和大鱼大肉 这些油腻的食品容易妨碍肠胃的消化能力 一但肠胃功能失常 这也是致发过敏的一大原因。

  4 辛辣刺激的食品:

  一些辛辣刺激的调味品 会散发有刺激性的气味 容易刺激呼吸道和食道 也是容易致发过敏的发作。

  5 蟹等咸寒食品:

  这一些食物含有较高的异体蛋白质 很容易激发体内的过敏反应 因此要避免摄取。

  相反的一些清淡而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植物蛋白质的食物 像大豆 糙米 乔麦 豆类制品 栗子 胡萝卜 高丽菜 青椒 苹果 胡桃等则应多去摄取 且平常饮食要营养丰富 才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如此也能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当然如果能再配合适当的运动 及保持乐观的心情 对过敏体质的改善都非常有帮助。

7.西医治疗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常规方法

  预防:自身免疫是一个复杂的 多因素效应的自然现象。除外界影响(如药物半抗原 微生物感染)外 还与机体自身的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可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中的免疫应答基因和(或)免疫抑制基因的异常有关。故在预防方面最主要是避免接触过敏源。